(續)
蛋彩畫與工藝美術運動 (Arts & Crafts Movement )
十九世紀的歐洲和北美醞釀著「工藝與美術運動」,從英國於一八八〇年到一九二〇年開始,逐漸在歐洲盛行甚至到北美。這運動目地在於鼓勵畫家進行手工和傳統工作方法創作 。它是針對產業革命對人之生活、健康、道德各方面所帶來的衝擊與影響,而出現的反思,基本上是反工業的。這個運動的成員中有建築師Augustus Pugin、作家與教育家約翰.羅斯基(John Ruskin)(註)、設計師(William Morris),還有許多畫家和收藏家。這運動對歐洲的藝術產生了強烈的影響,直到二十世紀現代主義(Modernism)的崛起才被取代。然而,「手工藝」精神的發揚卻持續了下來,不論是在設計,城市規劃領域裡,在歐美社會文化中的影響和作用從來不曾間斷過。
我們從ㄧ位英國女子說起。一八四四年,瑪麗.梅里菲爾德(Mary Merrifield)重新發現並翻譯了虔尼尼(Cennino Cennini)十四世紀的手稿,整理成為《工匠的手冊》(義 Il Librodell'Arte,英 The Craftman’s Handbook)。當時並無引起太多注意。而到一八九九年克里斯蒂安娜.赫林厄姆(Christiana J. Herringham)對虔尼尼這本古書做出更精確的翻譯。克里斯蒂安娜出生在英國富裕家庭,父親是藝術與手工藝運動的贊助者,更收藏了大量精良的手工藝品。她本身是作家、古籍翻譯及畫家,並致力於蛋彩畫的復興。她還在1901年創立了「蛋彩畫家協會」,有五位英國畫家共同參與。他們發表論文,教育大眾,提高人們對蛋彩的認識,並且為許多被誤記為油畫的早期意大利蛋彩畫作正名。一九〇五年,成員舉辦了蛋彩畫展覽。然而到了二十世紀三十年代中期,英國大多數原始會員已凋零。
二十世紀上半期美國的蛋彩發展
二次大戰期間,歐洲的蛋彩畫家是沉寂的。英國藝術家與蛋彩畫的支持者麥克斯韋.阿姆菲爾德(Maxwell Armfield)從一九一五~一九二二年間移居美國,並且展示他的蛋彩畫作品和寫有關蛋彩畫的文稿。
一九二〇年耶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丹尼爾.湯普森(Daniel Thompson)開始教授蛋彩畫課程,為蛋彩畫培養門人。耶魯美術館並收藏了大量早期意大利蛋彩畫作。他激發了新一代人對蛋彩畫的興趣。一九三六年湯普森還出版了兩本有關蛋彩畫的書:The Materials and Techniques of Medieval Painting.(中世紀繪畫的材料與技法) 另一本(The Practice of Tempera Painting)是蛋彩畫的實作。
在整個二十世紀三十年代,許多著名的美國藝術家嘗試蛋彩畫有Ben Shahn和John Sloan、GeorgeTooker、Paul Cadmus、Jared French和Andrew Wyeth等等。其中魏斯(Andrew Wyeth)為人熟知的作品與他寫實與精練的技巧承繼了大部分傳統蛋彩畫的特色。其他藝術家受到現代主義的影響,幾乎看不到傳統蛋彩畫所呈現安定節制性的獨特技法。一九七三年著名蛋彩畫家羅伯特.維克里(Robert Vickrey)出版了了一本名為「 新的蛋彩畫」 (New Techniques in Egg Tempera)。在書中他討論如何用傳統和非傳統的方式來創作蛋彩畫。是想學習這門繪畫極佳的教材。
當今,對蛋彩畫發生興趣的藝術家在持續的增加中,從「藝術聯盟學院」的開課情形可以嗅出一點端倪。在此轉述一位當今蛋彩畫家道格拉斯.森福內克(Douglas Safranek) 的話:「蛋彩是種矛盾的媒材,它具有脆弱與永恆兩種品質。構成蛋彩畫微妙的表面筆觸是一層一層緩和有如冥想一般畫上去的,即使表現一種生動活躍的思緒與影像它還是緩和靜暱的。我和當代的蛋彩畫家發現,這種古老拜占庭式的媒材同樣適合當今繁忙的都市景觀。」
蛋彩畫經過千年的歷史,曾一度被棄置。上一個世紀,當人們經歷了工業革命的洗禮後,又從新發現它古老溫柔的特質;這一個世紀,影像充斥在各個領域,可說是前所未有的。生活的步調與速度,就像用噴霧器噴撒彩繪在畫布上一般,只需學會按鈕,五花八門的世界即垂手可得。為什麼我們要再學習這古老的技法?或許正因為它一絲不苟的步驟與方法使我們再回到構成畫家最基本的元素- ——創作離不開手藝(技法)。◇
註釋:
註. 約翰.羅斯基(John Ruskin)簡介
在現代主義興起之際,羅斯基堅持古典寫實 ,他也是工藝美術運動推動者重要之一員。
羅斯基生於一八一九年的英國倫敦,死於一九〇〇年(發明蒸氣的瓦特死於此年)。羅斯基生於產業革命鼎盛、現代主義起跑之時,現代意識興起之勢致使古典寫實藝術儼然成昨日黃花。羅斯基卻獨排眾議,宣揚他的藝術理念──他主張藝術具有責任與道德的重要性,藝術是上帝給予人的禮物,人應該用這份禮物來描繪造物者之美,從事藝術創作是人用來操練人對神的一種景仰。忠實地把自然中的花草樹石畫下來,尤其希臘埃及羅馬古代文明的建築,那是人類文明的精髓。
羅斯基本人從未到過美國,然而當年他的兩個弟子來到哈佛大學,在哈佛成立了藝術學系,繼續傳播他的藝術理念,在英倫的弟子也堅持寫實畫並肩負起「文以載道」的傳統。這些承繼他理念的藝術家因為與主流藝術逆著走,少有能鬻畫為生的,最後都進到學院教書去了。或許這也是在近代藝術史中,我們很少聽聞從哈佛來的「現代派」畫家的緣故。
羅斯基有一詩句:「看的清楚是詩、是預言,也是信仰,三者同而為一。」 (To see clearly is poetry, prophecy and religion all in one.)
參考資料
The Craftman’s Handbook, Cennino Cennini,Fogg Museum Harvard University。
The Materials of the Artist and their use in painting, by Max Doerner,The National gallery, London
The History of Egg-tempera,Koo Schadler
New Techniques in Egg-tempera ,Robert Vickery
虔尼尼自傳 王憲生譯 華兹出版
油畫材料學 陳淑華
發表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