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密碼解讀-一比三比九代表何意?
(一)九層天乎?
中國人特別重視「九」這個數字,據說它是由龍形圖騰演變成文字,象徵著神秘與神聖。古代皇帝有「九五之尊」之稱,而帝王也喜用有「九」字的吉言,代表吉慶祥瑞,例如清朝雍正皇帝五十大壽時,就有「無量九尊」、「天保九如」、「禹貢九鼎」等物獻壽。
而中國的陰陽五行學說中,「九」是最大陽數,象徵著天,天有九層,九層天就是指天之極處。《黃帝內經素問》中也提到:「天地之數,始於一,終於九。」因此推論畫中一比三比九的比例很可能與宇宙結構、與天之極處十分相關。
(二)三段景代表三種層次,象徵人和宇宙的關係與宇宙的基本結構因為有了一比三比九的比例關係,讓我們似乎看到了這幅畫中「人」和「天」的關係與脈絡,畫中清晰的展現三種層次:
一、前景-凡俗世界
前景行旅二人在炎熱搧扇,打赤膊;四頭驢背駝重物、步履蹣跚。就好像塵俗的世界,人們有遠有數不盡的包袱,放不下的執著,很忙碌又辛苦的生活著。畫中旅人前行的道路似乎寬廣,但卻永遠無法提升層次,而且看不到天,因為連抬頭的時間都沒有。現世的人們也一樣,在這個層次中你感覺很自由,好像可以任意做很多事,可是你卻可能發現日復一日,你彷彿永遠在同一個平面上無法提升。
二、中景-好道、求道、修道的層次
如果仔細看,你會看到中景畫幅左方的樹叢後有一位穿著僧侶袍的求道者。而這名僧人要從畫幅的左方翻山越嶺,經過危橋,在道路隱晦、叢林密佈中探求摸索,才能到達畫幅右方樹叢後的寺院。其實接觸過修煉的人們都知道修煉的困難,彷彿你一開始修煉就要面對觸及你心靈的真正考驗。中景象徵著修煉者辛苦以求道、以及一道被遮掩的、不明的求道之路。
三、遠景-宇宙最高意志的主宰
占畫面三分之二的遠景主峰,是這幅畫中最獨特的部份。堅實渾圓的主山巨大無比,高聳入天之極處,這似乎表現著堅強的意志,象徵了宇宙最高意志的主宰,而祂一直恆常不變的注視著下方的生命。此外,山體兩側畫有流泉、飛瀑和煙嵐,似象徵著流動靈源;山頂密林於中景針葉林之上,除了畫出難以測量的高度,也傳達了極高無華的意涵。
如斧鑿般的雨點皴,鑿出山的實質與風骨。畫家畫作時如彫刻工匠般,一點一點的,細心耐心但雄強的畫出,就如同修行一般,日復一日,勇猛精進。
遠景主山體旁直瀉而下的流泉,不斷流洩到中景,再奔入前景而越見寬廣,彷彿正說明著造物之恩如天降甘露,披及萬物。這道隱密深處的瀑布在畫中剛好位於寺廟的正上方,也就是暗示著「法源」、「道源」的流瀑與修行者的距離最為接近,傳達了「唯修煉得聞天音」的訊息。另外,此唯一能夠與主山體連結的流瀑細弱的泉聲,又如同是感知生命來自何方的一道細微線索。
值得一提的是,這條通天之道既窄且幽微,山勢(道體)如此之高,平面距離又難以測量,高處難以攀登,卻見畫中修行的人跨步前行,看似不猶豫,心意已提升。
小結
《谿山行旅圖》或許是范寬心中的修行境界示意圖。更重要的是這幅畫其實是在呼喚著所有的觀者--回歸與昇華,而那也許正是你內心受到感動的真實原因。◇
發表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