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藝術的反思(下)

作者
農深 

杜威說:『無須任何完整的觀念與態度是目前時代的主要理智特徵,被尊為後現代的本質』。機械文明與現代藝術的關係也逐步的從藝術家作畫的方式,從筆觸到所用的材料一點點的影響畫家看世界的觀點態度,從感發性的下意識到意識,從非主流到主流,最後主導整個學院派。

而達達主義、杜象從歐洲燒到紐約 (杜象在一九一三到紐約,於一九二一回到巴黎,戰後移居紐約)。他是後來觀念藝術、普普藝術,裝置藝術等的始祖,他顛覆了所有傳統藝術的法則。

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美國「抽象表現主義」(Abstract Expressionism)重塑「現代意識」。其中以波拉克(Jackson Pollock)強烈個人風格實驗性的滴畫(註四)為代表。

史學家科林烏說:『對於習慣研究科學或哲學知識的歷史學者,藝術是一塊不寧靜與痛苦的景象,因為他似乎恆常地往前往後走,一個流派一經建立之後總是預示着墮落的開始。』這話當然是對現代藝術而言。 

五十年代歐洲的經濟優勢被美國取代,英美的商品藝術打入歐洲,現代藝術的重心也從巴黎移到紐約,普普藝術興起,商業文明,大眾文化進入美術館,再加上傳播媒體的普及化,所謂「後現代」(Postmodernity)的來臨 (圖十四) 。一九六零年代晚期,「後現代主義」籠罩西方社會,學界對現代與後現代的探討與批判相互激盪(註五)。從六十年代初不滿抽象表現畫裡的濃烈情緒又不肖普普藝術的商業通俗,「極限主義」(Minimal Art)出現了,極限所倡導的藝術概念可追溯到二十世紀初發生在俄國的絕對主義(色塊),構成主義(線條結構),杜象的「既成物」。還有蒙德里安的幾何抽象,在畫布上經營單一的幾何圖形與線條,單一色調的營造又名「極簡主義」,創作者把自身抽離作品不帶情感,儘可能的把人的元素抽掉。現代藝術到了極限主義後期,不論是繪畫、雕塑、設計、工業產品這些名詞已無專司其職的意義,尤其是賈德(Donald Judd)的出現﹕他把單一連續性的物件,由工廠製造其作品,展現的方式去除傳統的台座,作品可能在空中或掛在牆上,其用意是儘可能的去人的因素。極限與普普藝術的區別是﹕一個是高級的工業產品,用高尚的形式包裝;一種是便宜易懂樂見的美國生活中的大眾產品。若說普普藝術把藝術俗化,而極限主義則把工廠生產的物件神化。(圖十五、十六)

現代藝術到了極限撤底的概念化了,觀念主導一切。隨著第一次產業革命的發生到此時藝術也隨著「進步演繹」到「藝術就是產業」。而現代藝術自極限主義以後藝術圈中似乎再也每沒有出現所謂獨當一面的潮流藝術了。 

「我思故我在」原是數學家哲學家笛卡兒(René Descartes)對神存在的一種確信,「我購物,所以我存」在通俗化的美國「後普普」藝術,商業藝術取代了人對神的仰望,戀物購物佔據了現代人的生活。

工業革命與科學的影響,對物質的探求似乎是現代藝術奉行的圭臬。這似乎成了無法變更的事實,其實真正的極限應該是什麼都不做才是。

十六世紀至十八世紀油畫技巧在西方美術曾達到了最高峰,與畫家對油畫材料技巧從裡到外的工夫有絕對的關係。著重思想觀念性,不屑技法的琢磨,再加上工業革命後大量生產的繪畫工具,尤其是原料、顏料由廠商包辦制造,畫家這門專業技能就幾乎失傳了。

自杜象的《小便池》出現後,藝術界就喊著繪畫已死,也喊了快一百年。繪畫並沒死,只是荒廡了,嚴重的說是─沉淪了。

在這二十一世紀初,或許我們可以來檢視探討一下,當今的現代藝術除了帶給了我們迅速發展的藝術派別與多樣性的視覺經驗之外,還有些什麼?藝術是實證科學嗎?還是一種企業經營?

德國哲學家海德格晚年時說:『只有神能拯救我們。』

而當今藝術家最大的命題,是如何找到一條卓越的藝術之路。畫家如何回歸到繪畫的本質,凝聚心力畫出優良品質的畫來?◇

註釋:

註一. 指亞當斯密的自由經濟自由市場論(國富論一書的出現)。

註二、三. Modern Artists On Art-Ten Unabridged Essays:Edited by Robert L. Herbert ,1964。

註四. 滴畫晚期,波拉克將畫布放到地上,人在其中作畫,完全是一種髓機即興創作,身體動到那畫到那。

註五. The Passion of Western Mind(西方文明的激情)因此,後現代的心靈的開放性與不確定性的反面,是缺乏一種世界觀的堅固基礎,內部與外部實在深不可測地交錯在一起……..
在科學中,同在哲學、宗教或藝術中一樣,真理與實在的性質都是完全含糊的……………………

『人們成為無精神的專家,無心腸的縱慾者,這種廢物想像自己達到了一種前所未有的文明高度。』節錄Richard Tarnas論後現代)

參考書目:

Edited by Robert L. Herbert: Modern Artists On Art–Ten Unabridged Essays,1964。

Richard Tarnas:The Passion of Western Mind,1991,NewYork。

John Russell:The Meaning of Modern Art ,1981,NewYork。

Du Monts Kuenster-Lexikon Köln,1991。

Charles Harrison & Paulwood :Art in Theory1900-1990 ,1992。

Edmund Husserl :Die Krisisder Europaishen Wissenschaftenunddie Transzendentale Phanomenologie,1982,Hamburg。

黃文叡:現代藝術啟示錄,二〇〇二,藝術家出版。
雄獅美術西洋百科全書,雄獅美術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