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許 《死神和守財奴》(Death and the Miser ,Der Tod und der Geizhals)約1490年作,油畫於木板,高93,寬31公分,美國華盛頓國家畫廊收藏。(圖片來源:維基百科公共領域)

波許(Hieronymus Bosch)的《死神與守財奴》

作者
史多華

波許(Hieronymus Bosch, 一四五〇至一五一六,或譯波希)是文藝復興時期北方的尼德蘭(今荷蘭)畫家。雖然不像意大利藝術家那樣注重精準的人體結構和美感,但是他的作品幾乎每一幅都充滿著想像趣味,並且蘊涵了深刻的人生哲理。一四九零年的作品《死神和守財奴》就是一幅道德勸世的寓言畫。

這幅作品原屬一套三聯畫中右翼面板內側的畫面,其它現存的部份還包括《愚人船》(The Ship of Fools)、《貪食和情慾的寓言》(Allegory of Gluttony and Lust),和外部右側面板上的《旅行者》(或譯浪子回頭)(Wayfarer)。

《死神與守財奴》屬於傳統宗教警言「memento mori(記得人終將一死)」的主題,即以死亡的必然性提醒人世間無常,萬事皆空。這是文藝復興時期的北歐十分熱衷的題材。作品很可能受十五世紀流行的《垂死的藝術》(Ars moriendi,註一)畫本的影響,其目地是勸告人們在生命的最後超越物欲而選擇與神同在。

畫中描寫一個終生追求財富財的人,臨死前仍放不下他的財寶,因而苟延殘喘、不甘心死去。垂死的財主一生為錢財奮戰不休,而今他卸下了盔甲和武器(在畫面的低處),只能裸著身子病懨懨地坐在床上。波許藉此告訴世人「來時一身光,走時一身光」,物質財富「生不帶來,死不帶去」的道理。

由於財富是爭奪而來,財主小心翼翼地將財寶囤積在自己床腳邊的櫃子裏。這個守財奴在畫中出現兩次,除了病床上的瘦弱老人之外,另一次在床腳以平日健康的狀態出現﹕他穿著樸素的衣服(由於吝惜金錢),正滿足地將幾枚錢幣放到錢罐子裏。

由於生平的貪婪,守財奴在垂死之際招引來了許多魔鬼和業障潛伏在病床的四周;死神也狡猾地探頭進來,並邁入了一隻腳。守財奴大吃一驚,他還沒有準備死去呀!這是生命的最後一場搏鬥,卻沒有了盔甲的防護。床邊的一個小鬼提供他一袋金子,但再多的金錢也買不回生命和健康。床的上方,扒著另一個妖怪充滿興趣地期待著結果。

然而故事的結局尚未定論。因為守財奴的身後有一個善良的守護天使,仰望著左上方的耶穌像,而耶穌也似乎在召喚財主的神性,希望他在生命的最後時刻能認清人世間財富的空虛,放下執著,回歸到神的世界。

在波許的作品中也經常透露這樣的訊息﹕無論人幹了什麼蠢事,犯了什麼過錯,慈悲的神都沒有放棄,還在等待著他們自己最後的覺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