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勒的聖埃提安大教堂(Cathédrale Saint-Étienne de Toul)的火焰式正面,此面牆壁完工於1497年。(PMRMaeyaert/wikipedia)

法國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與精神(一)

作者
Arnaud HU

放眼蒼穹,浩渺的星河猶如轉輪般旋行不休。地球作為銀河裡的一個粒子,相形之下小若微塵,但對於這顆星球上的居民而言卻是龐大廣闊的,而且承載著一個個燦爛的文明。隨著這顆星球的運轉,人類的歷史也一步步輪轉:舊的文明產生、興盛、毀滅,舊的國家建立、繁榮、滅亡,隨後又有新的文明、新的國家代替……這個過程就是人們常說的歷史。宇宙有宇宙的歷史,星河有星河的歷史,而人們更多討論的則是人類的歷史。歷史之輪運轉到了某個階段,就會發生不可避免之事。有人說這是神的意志,也有人說這是社會發展的規律。不論如何,該發生的事情就會發生,人類的藝術也是如此。

藝術的發展趨勢向來不會呈勻速直線運動,而是彷彿被誰安排著進程。歐洲的那片土地上,畫家們曾經在上千年漫長的歲月裡都無法取得多大的進步或繪出多美的佳作,卻突然在百八十年間讓技藝突飛猛進,創造出大量令人驚歎的傳世傑作,為人類的歷史譜寫了一曲曲傲人的篇章,演繹出文藝復興這一重要戲目。

法國文藝復興的起始時間遠遠晚於義大利地區。學術界普遍認為,法國藝術的文藝復興正式起始於十五世紀末的義大利戰爭期間,並在十六世紀逐步成熟。雖然人們往往習慣於把目光集中在義大利的藝術成就上,但對於被後世稱作「藝術國度」的法蘭西,文藝復興在各方面都有其重要意義。

哥特式建築的堅持

文藝復興之前漫長的時間段被史學家們稱為中世紀。以前曾有不少學者認為那是一個愚昧迷蒙的黑暗時代,但今天的學術界基本都知道此言謬矣。在世俗政權分崩離析、各類紛繁戰亂不絕不休的時代,基督教會逐漸成為當時歐洲社會安定人心、救濟大眾的核心機構。虔誠的修士們平日在民眾中的善行和嚴於律己的高潔形象漸漸深入人心,為基督信仰的全民普及樹立了良好的口碑。

與今天相比,當時的社會無疑是更為精神性的。人看重的是靈魂的歸屬,而不是現世的生活。宗教文化傳統穩定地約束著人們的思想,這種強大而單一的意識有力地維護著人的道德標準,同時人們在虔誠信教和宗教儀式中形成的氛圍反過來又鞏固和強化著這種意識,從而保持著基督教文化的強盛。

在中世紀的法國這片土地上,很多篤信宗教的人恪守道德規範,克制自我欲望、以德報怨、淨化心靈,並堅持參加宗教活動,以期死後靈魂能升往天堂。所以教區教堂與人們的生活緊密相聯。全民宗教意味著即使在方方面面的俗事上也能透出修道的氣息,當時宗教事務與世俗事務並不像今天一樣被嚴格區分。教堂的鐘聲不止讓人聯想到禱告、靈修或者婚禮和葬禮,還提示著人們一天的作息時間。在城鎮裡,教堂不僅是舉行宗教儀式的場所,而且也是一個全鎮人民共同集會的地點。由於教會需要管理教區中各方面的事務,因此城鎮的很多活動和人民的生活面貌也都在教堂裡有所記錄。

由於教堂深入大眾生活,其形象也需要具備一定的美感才能喚起人們的宗教情懷,起到教化人心的作用。在這種背景下,一種藝術風格應運而生了。

自十二世紀開始,起源於以巴黎為中心的法蘭西島(Île-de-France)、但被後人稱作「哥特式」(Gothique)的法國風格建築,經過其後幾個世紀的發展和傳播,在十五世紀廣泛流行於地理位置相當於今天的法國、英國、德國、西班牙北部及義大利北部等地區。哥特式建築最初就是由法式教堂發展而來的,慢慢成熟後,這種風格也能體現在一些城堡或宮殿的建築結構上,但始終以主教座堂、大修道院與教堂等宗教建築為主。事實上,西方藝術的產生和發展最早都是出現在神殿和教堂裡的,尤其在全民信神的時代更是如此。

哥特式教堂不斷完善的尖肋拱頂與飛扶壁等結構從力學上減輕了牆壁的重量負擔,並以框架結構強化了對頂部的支撐,允許把教堂修得更高更大,體現出更加雄偉的外觀與建築內更為廣闊的空間。對於城市建築及民宅普遍不高的前幾個世紀,哥特式大教堂在與周圍建築的對比下顯得高聳入雲。這種恢弘壯麗的藝術結構配合一根根垂直、高聳的束柱,在視覺上形成了豎直向上的動勢,靠近頂部時與繼續往上延伸的尖拱連接,能形成更高的空間視覺感。整體建築不斷向上延伸直至廣大高遠的空間意境,彷彿為了更接近上天,體現出人對神與天堂的嚮往與憧憬。

英法百年戰爭讓法國藝術的發展略有停頓,但戰後興建的法國教堂在整體上堅守傳統哥特式風格的同時又有所演進。這一時期被後人稱作「火焰哥特式」(Gothique flamboyant)風格的建築已經達到了極高的藝術水準。「火焰式」因教堂牆面佩有形如火焰的花紋或裝飾而得名,從建築外觀上看彷彿火焰往上升騰,把人的視線帶向建築頂端和天空。這種風格所具備的藝術感染力非常強烈,因此即使在文藝復興後的十六世紀中期,甚至十七世紀完工的建築中仍然可以看到它的身影。

如果說城市裡的矮房子和居民建築形成了橫向的線條,那麼哥特式教堂的線條則是縱向的。假如橫著的線條象徵著世間的活動都是在人這一個層次中進行的,那麼豎著的線條就寓意著超越層次,朝上向更高的層面中昇華。哥特式建築的線條不斷把人的視線引向上方,讓人注意的是天上而非人間。直入雲霄的上衝力顯示著生命的力量和前進的方向,旨在告訴人們不要忘記向上提升自己的心靈,達到生命回歸天國的目的。◇(待續)